编者按: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岗位上继续出色工作、活出精彩人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红网时刻新闻特别推出“新时代老兵新传”专题策划,记录退役军人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动人故事。
钟自奇(一排中)和团队中的退役军人在烟花安装现场。
钟自奇在烟花安装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杨斌浏阳报道
他立下军令状,鸟巢上空做到了“万万无一失”。
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上,“迎客松”“spring”“冰立方”等经典烟花图案,永远定格在世界人民的“双奥”记忆里,一万余发礼花无一发哑弹,全部顺利升空,得到组委会、文旅部的嘉奖表彰。
国家有关部门和冬奥组委会对焰火燃放提出的要求是“万无一失”。面对困难和挑战,钟自奇给自己“层层加码”,执行的是“万万无一失”的严苛标准。不出意外,钟自奇再一次在北京夜空,用“中国烟花”书写“中国文化”和“中国自信”。
这是属于退役军人钟自奇的高光时刻。
从沙场到市场,老兵攻下烟花行业高地
出生于年的钟自奇,是湖南浏阳人,既是高级工艺美术师、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浏阳花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一名退役老兵,服役期间曾荣立“三等功”,获得“红旗车驾驶员”称号。现任东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烟花爆竹协会会长,全国烟花爆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他被媒体尊称为“夜空花匠”,数十年如一日地扎根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浏阳花炮的传承创新,用烟花书写夜空,用烟花展示中华文化风采。
钟自奇从小就对烟花情有独钟。东信创办之初,因为缺乏生产经验与专业人才,公司一度举步维艰、困难重重,在那个年代一度外债高达上百万元,大家都觉得这个小公司会“昙花一现”。但是钟自奇凭着一股子军人不服输的韧劲,咬牙挺了过来,靠着毅力从零开始,每天起早贪黑,下厂房、进车间、学技术、请人才、跑业务,经常忙到深夜一、两点才稍微停歇。
年,当时国内很多城市放开了对烟花爆竹燃放的管制,市场对烟花产品的需求大幅增长。钟自奇牢牢抓住这个机遇,大胆蹦出了一个想法——上马礼花弹项目。礼花弹属于烟花中的高端产品,而东信的过往经验几乎为“零”,既无设备又无技术,且企业刚刚步入正轨,如上了礼花弹生产线,就意味着又要背负巨大的债务风险。但钟自奇决定好的事,就“认死理”埋头干下去。第二年4月,东信投资多万元的礼花弹线正式建成投产,由于质量过硬、燃放效果好,产品很快打开了市场,礼花弹也成为东信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这成为东信公司一次浓墨重彩的转型升级,它使一个小厂渐渐伸张了“骨骼”,长出了“肌肉”。
企业生产线得到了扩张,产品线走向了高端,“拳头产品”在市场“越来越响”。年,东信正式组建为集团,注册资金达到万元,拥有占地余公顷的厂房,具备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出口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向社会提供余个就业岗位。凭着对烟花文化的热爱与军人钢铁般意志,钟自奇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小厂打造成为一家具有世界声誉的大型烟花企业,东信商标也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北京之夜,书写中国自信
“烟花是一种绝美的视觉艺术,但如果要走向世界,得到更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