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爱心传递分享会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66.html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66.html近日,浏阳市迎来了新一轮强降水过程,据市天气预报监测,浏阳龙伏镇当日的降雨量累计达到毫米。望着如注的暴雨,浏阳龙伏镇石柱峰村村民蒋申仁、周瓜秀夫妻俩心里从容而踏实,再也没有了“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的担忧。这一切都得从镇村开展危房改造工作说起。
蒋申仁家危改前的土砖房
蒋申仁的房子原是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土砖房,一到大雨天墙壁就渗水,蒋申仁又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策,完全可以享受危改工程。但令人意外的是,老人却并不同意对房子进行修缮,更不同意择址新建。
我的房子住了几十年了,我自个儿住得习惯,不用改造!土砖房子夏天住着凉快,我不盖红砖房。镇村干部多次上户沟通交流、解释*策,都吃了闭门羹。
后来,镇村干部了解到,老人之所以这么消极固执与他失踪的儿子有关。老人家原本有一儿一女,女儿已经外嫁生儿育女,但是儿子在二十多年前外出务工后就一直杳无音信,老人家多方寻找未果,感觉生活也没有什么盼头,有了过一天算一天的悲观思想。而且,老人60多岁了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也担心房屋改造超出资金标准自己无力承受。
洞悉到老人内心的苦闷后,镇村干部找到了突破口,将危房改造工程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抓共同发力,让老人找到生活的奔头。
依托“一户一策”的扶贫*策,年来,石柱峰村扶贫工作小组给老人家送去了一只黑山羊、50多只土鸡、多斤玉米,帮助老人发展产业脱贫。现在,养鸡能给老人每年带来多元的收入,饲养的黑山羊繁殖到了13头,每头能纯收益多元。
修缮后的房子美观、整齐、舒适
同时,镇村干部并没有放弃做老人的思想工作,一次不行,走访多次,一个人劝说不行,多个人前去劝说。“您这个房子还不改,只怕墙壁都会塌。”“您看,隔壁刘共渡的房子早就改造好了,住起来舒舒服服的。”
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老人的心终于燃起了希望对生活也有了更好的向往。镇村危改专干和驻村工作队瞅准时机,进一步提出帮老人解决危改工程的劳动力和资金之忧,这下老人完全被感动说服了,终于在年9月启动了危改工程,历时一个月对墙壁、屋顶进行了全方位加固整改。
总共花了两万三千多,市里拨了两万,村里帮我出了三千多元,我没有花一分钱,也没有出一分力,镇村干部全都给我办妥了。乘着旱厕改造工程的东风,蒋申仁还修建了厕所和羊圈,让日子越过越舒心。
“脱贫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这是龙伏镇所有扶贫干部的铮铮誓言。安居工程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底线任务,也是“两不愁、三保障”的具体体现。
龙伏镇严格按照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的原则,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全力解决安居路上的资金、劳力、土地纠纷等障碍,让贫困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自年以来,全镇累计实施危房改造40户,圆了群众的安居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