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1共舞长江经济带千年文脉与现代文明 [复制链接]

1#
刘*连挂号多少钱 http://m.39.net/pf/a_9392374.html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宁莎鸥)人民临水而居,文明因水而生,奔流不息的长江,流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湖南等11个省级行*区,覆盖约.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也繁衍了沿岸辉煌璀璨的华夏文明。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湖南省委网信办、新华网主办,长沙市委网信办承办的“共舞长江经济带·探源千年文脉”主题活动开启,30余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湖南省及长沙市重点新闻网站媒体代表齐聚长沙,探源湖湘千年文脉,探寻了文化发展是如何助力长沙打造国际创意文化中心的。

文化传承:保护非遗手艺赓续湖湘文脉

大江东去,河水奔流不息也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如何保护传统文化、留住文明的根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在岳麓山下,就坐落着全国闻名的岳麓书社。承“道承湘学,言纳百家,繁荣学术,积累文化”的办社宗旨,岳麓书社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编纂着古今湖湘名流的典籍,为传统文化赓续薪火。

30多年来,岳麓书社累计出书余种,其中余种先后获“中国图书奖”“中国出版*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真正实现了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要求。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9年,获“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锺叔河、杨坚获中国韬奋出版奖,唐浩明获选首届中国出版*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和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

而在浏阳市张坊镇上洪村道官冲组,一座古法造纸研学馆拔地而起,历经千年的古法造纸术在此焕发新生。

道官冲竹林密布,素有生产竹纸的传统。当地古法造纸从选料到成纸历时半年之久,分斩竹漂塘、煮篁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五大步骤,与明代《天工开物·杀青》的记载相合。因为曾在乾隆年间被官府纳用,这里的纸品有着“贡纸”的美称。

对生活在这里的客家人来说,生产竹纸不但是一门传统的技艺,更是一种重要的谋生手段。这个总共57户人家的小村,巅峰时期有25户做手工纸。但在机械造纸工业的冲击下,手工作坊式的古法造纸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造纸户一度屈指可数。

近年来,长沙晚报记者李锋沿浏阳河一线,拍摄、挖掘、保护了不少非遗项目,“古山贡纸”便是其中一例。经他报道之后,文化志愿者与*府开始发力,开启了拯救古法造纸术的新篇章。

“很多非遗手艺搬到了城市里,这样或许很好,但或许也失去了原汁原味。”毕业于湖南大学的道官冲古法造纸研学馆馆长刘兰介绍说,“我们选择了在地保护,在古法造纸术发源的地方建立这座研学馆,就地传承发展。”

目前,这里也成为了湖南非遗文化在地保护的典范。道官冲项目负责人易承业与团队成员刘兰等正积极探索非遗发展新路径,牵头推动道官冲组全体村民、村集体和湖南沧海田非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股,注册成立浏阳市道官冲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结合当地文化实现非遗“在地活态保护传承”,打造非遗生态村。记者采访时,附近民宿的第二期工程已初具规模,这座小山村正在古法造纸的带动下焕发新颜。

 产业融合:打造文化园区成就产业名片

俗语说遇水则发,沿河而居、因文化而聪慧的长沙人,也不断地用勤劳的双手建造这座城市。文化传承发展滋养文化产业的腾飞,文化产业的腾飞赋能国际创意文化中心的建设。

后湖艺术园位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核心区域,原是湘江以西最大的城中村。年11月以来,岳麓区集中力量实施后湖综合整治工程,将这里打造成了“生态之湖”“民生之湖”“产业之湖”“艺术之湖”。

后湖园区,精彩不断,截至目前园区已注册企业余家,实际入驻办公企业余家,吸引了博识峰云、三重理想、视码空间、中诚设计、湖南大学空间设计研究所等一批科创、设计产业龙头企业入驻,同时也吸引了老欧洲咖啡、小森食堂、不设指标等一批网红打卡店,全力打造的“建筑、文创、文艺”三个高地逐渐成形,园区累计实现税收0万元以上。

原本破旧的后湖民居被改造成一栋栋艺术工作室。栽好梧桐树,引来凤凰栖,朱训德、何人可、段江华、肖晓裘、陈飞虎等百位艺术家相继入驻。因为大师云集,这里也有了“大师岛”的美名。

在当代著名中国画画家朱训德的工作室,朱训德饶有兴致地谈起了自己的创作。在他看来,后湖之水日夜流淌,邻近的湘江水奔流不息,这都代表着一种前进的力量,一种面向未来的力量,文艺创作将不断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注入新鲜活力。“青山绿水和文化脉络间的这片土地,充满着活力,无论是对创作、艺术家成长,还是对孵化和抚育新一代文化发展,都非常有益。”朱训德说道。

浏阳河畔诞生的烟花,是传承千年的古老产业,更是现代浏阳的闪耀名片。

根据《中国实业志》记载:“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浏阳花炮是久负盛名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是湖南名优特产和主要出口商品之一,迄今有多年的历史,清末民国初期浏阳便被誉为“鞭炮之乡”,年被授予“中国花炮之乡”称号。6年5月20日,浏阳花炮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浏阳花炮产业集群总产值.9亿元,出口总额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内销总额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1年1—10月全市花炮产业集群实现总产值.8亿元。“世界上每燃放三朵烟花,就有一朵来自浏阳;中国人每点燃两个花炮,就有一个来自浏阳。”从爆竹声声到烟花朵朵,带着人们的朴素愿望和美好祝福,浏阳花炮从湘东一隅走向世界,从一件手工作坊小物成长为县域经济重要支撑。

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汇碰撞创意火花

百川入海,波澜壮阔的大江与江河湖海的交汇,预示着文化的交融与碰撞。要打造国际创意文化中心,需要海纳中外文化,荟萃八方嘉宾。近年来,长沙相继获得了世界“媒体艺术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两大美誉,湖湘文化也正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

以西文庙坪为代表的老街,就留存着乡愁,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成为网红长沙的靓丽风景。

8年以来,长沙启动实施老城区有机更新,探索出一条“以留为主,留改拆并重”的新路子,优化了城市空间功能,保留了老城区街巷肌理,中心城区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人民向往的城市”。在长沙,正是以文化为*推动城市的有机更新,突出了“老长沙、新气质”,留住了山水洲城的灵*空间所在。“突出宜居性,留住老长沙”,有机更新赋予了西文庙坪片区新的生机和活力。

“‘道冠古今’牌坊是旧时长沙最高一级的学宫,也是祭孔和举行科举考试的地方,可惜‘文夕大火’后只剩下这块牌坊了。”在西文庙坪生活了一辈子的七旬老人郭瑞怀对街巷的历史典故如数家珍。

如今,西文庙坪片区有机更新项目四期工程均已完成施工。郭老先生说,现在街坊邻居都盼望着改造后的西文庙坪能像太平街、都正街一样漂亮、整洁、繁华。

据悉,下一步,作为业主方的天心城投集团将通过市场运作,对现有业态全面升级、给老城注新血,提升整体城市品质,将老长沙独特的历史风味全新展示给全世界,同时更好地发挥核心区域土地价值,盘活旧城老建筑,再度焕发片区魅力,以文化为“*”,以旅游为载体,以商业为引擎,形成文、商、旅共生共荣的经济生态圈,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商旅街区。

而洋湖之畔的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已然成为了长沙的文化会客厅。截至今年11月,谢子龙影像艺术馆共举办了多场公共教育活动、56场专业影像艺术展览、10余场国际交流活动,吸引了万多人次前来参观。

8位国内外青年艺术家走进马栏山、岳麓书院、铜官窑、潮宗街等地,创作出8组带有长沙符号和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用创新创意和想象力向大家呈现了一个更加多彩的长沙。中外文化创意大咖在此碰撞出光彩夺目的火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