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悦读浏阳河畔读书声 [复制链接]

1#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109/4756241.html

浏阳河畔读书声

■贺海平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一曲浏阳河,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让人想念毛主席,也让我想起了位于长沙县江背镇五美乡浏阳河畔的徐特立故居。

阳光明媚的一日,我从长沙市长沙县驱车约1小时,来到浏阳河的第一道河水拐弯处。不远路旁的“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巨幅标语映入眼帘,这是毛泽东对他的老师徐特立的评价,也是这位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

缓步踏入徐特立故居,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四合院落。除起居生活用房外,最显眼的是用作教室的几间大房屋,屋内摆放着宽大的书桌与木凳,每间教室可容纳20个孩子上课。周围树木茂盛,桂花、香樟、柏树、楠竹环绕,还有双臂合围粗的百年银杏树,一派幽静祥和,真是读书的好地方。

我认真观看故居墙壁上每一张记载徐特立先生过往的珍贵历史照片,切身感受先生一生为教育事业奔忙的赤子之心。徐特立从宁乡速成师范毕业后,就当了高小教员,又应聘在长沙周南女校任教。后兴办私学,如梨江学校、长沙平民夜校等。年,徐特立先生用自己在长沙教书所得的部分薪金,对自家老屋加以改建,将其作为五美高级小学校舍。

走进当年由老屋改建的校舍,游人纷纷往书桌旁安静地坐下,仿佛可以聆听到老先生当年的讲课声,听得到孩童的朗朗读书声。细看,有些桌面上仍残存着玩童刻画的印记。一个人从幼稚发蒙,到成年成才,要经过多少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啊!徐特立先生不仅教学生知识,更教学生爱国。

年,徐特立先生给学生做时事报告,当讲到清*府腐败无能时,激愤难平,竟冲进厨房,拿起菜刀砍掉左手小指,蘸着鲜血写下八个大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写完当场晕倒。这一“抽刀断指”的举动,顿时蜚声全省,徐特立也被当时有进步思想者誉为最有血性的激进人物。毛泽东特别敬佩他,到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第一件事就是打听这个“断指血书”的人。

浏阳河奔腾不息,穿城而过,汇入湘江,伴随的读书声经久不息。徐特立先生高尚的情操和优秀品质,如同滔滔湘江水、不息读书声,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当年,徐特立曾任教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已升格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而长沙师范学校,几经易址,现发展成为长沙师范学院,与河西的大学城一块,筑牢湖南教育的主阵地。

有人说,书香是一座城市最亲切的味道。那么,读书声便是乡村最美的韵律。故居旁的五美中学就是由私塾发展而来的一所乡镇完全中学,集教学设施、校园绿化、师资齐全于一体的优质农村初级中学。故居被完好保留,成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聆听浏阳河畔的读书声,声声入耳,百年不衰。

声明:转载或者引用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