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活水变火水湖南浏阳让绿色水经济踏
TUhjnbcbe - 2023/8/16 19:54:00
哪治白癜风最好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792767.html

海报新闻见习记者孙佃潇长沙报道

“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五十里水路到湘江……”一曲《浏阳河》,唱遍了大江南北,唱火了湖南浏阳。

近日,海报新闻记者跟随水利部组织的“长沙市河湖长制及水美乡村建设”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湖南长沙浏阳市。记者在实地采访中了解到,因水而兴、傍水而生的浏阳市,不止拥有浏阳河一条水系,其境内还发育有捞刀河和南川河,汇纳了多条支流,水源尤为丰沛。

在此背景下,浏阳市不断因地制宜,探索水系根源,致力打造河长制的升级样板,推动当地水环境水生态持续提升。拥有浓厚水文化的达浒镇书香村——湖南省首批、浏阳市唯一“水美湘村”项目建设村,已是浏阳市守水、治水、兴水的生动写照。

死水“复活”:从一滩死水到生态活水

“水美湘村”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为河湖治理工程、小微水体治理、农村污水治理、水文化展示、节约用水示范项目、村庄整治、移民街建设等。在开展“水美湘村”示范创建过程中,镇、村两级以水为主线,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与水生态保护治理,动员当地群众积极参与水文化活动,构建起了管护新模式。

“水美湘村”项目的建设内容

漫步于书香村的水文化展示馆旁,白云倒影于水面、岸边翠绿丛生,一口生态水塘如景似画,而达浒镇镇长李博涵却说,曾经的它其实是一口废弃的黑臭水塘。

“这里原来是一口臭水塘,后来我们利用筒车把附近的活水引到了水塘中,还在水塘底部种植了一些能够吸收水中富营养物质的水生植物,从而形成了生态水循环,让当初的‘死水’变成了‘活水’。”李博涵说,水塘旁还展示了美人蕉、再力花等多种类的水生植物普及牌,无论对当地居民还是参观游客,都具有一定的科普教育意义。

“复活”的生态水塘

记者了解到,在“水美书香村、水利文化村”的设计理念下,“水美湘村”建成了全省首个县级水文化展示馆和水文化园,同时还将绿色水电站、大溪河防汛通道、水美广场、龙潭干渠主题码头、生态水塘、水文化园、水文化展示馆、示范菜地等16个生态水利项目连点成线,打造了融“教育研学、生态科普、乡村休闲、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学习体验互动项目。游客们通过村内的筒车、脚踩水车等原始水器具,可深度体验水文化,沉浸式感受传统的农耕智慧。

“水美湘村”于年10月完成,自建设以来,参观学习者5万余人次,在研学、餐饮、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实现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真正将“死水”焕发了崭新的风貌。

“破圈”之道:把活水做“火”

有山则名,有水则灵。依山傍水的书香村,不仅有着充沛的山水资源,还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风。

“书香村不光名字美,它的文化底蕴也非常深厚。”李博涵说,书香村历来尊师重教,是远近有名的硕博村,我国近代教育家、*治家、湖南一师原校长孔昭绶先生就是书香人,湖南一师实验小学坐落此村,书香世家较为常见,故当初便将此地取名为书香村。

现如今,依靠“水美湘村”的建设成果和村内良好的生态、文化资源,书香村已吸引众多学生和家长前来研学,生态乡村旅游已成为书香村乃至达浒镇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如此一来,既丰富了村收入来源,还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其中,“水美湘村”规划建成的示范菜地,不仅巧妙利用滴灌技术升级村内荒地的排水功能,实现了节水、节肥、省力的效果,还可供游客有偿认领种植。周边农户通过照料菜园,也能增加一部分经济收入。

书香村村民认领的“开心农场”

“我家里有4亩半地的水稻,现在还认领了家门前的菜园,能获得双重的经济收益。”年近70岁的书香村村民宋校成夫妇,因经济收入有限,曾是当地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然而,在“水美湘村”的建设下,他们通过认领“开心农场”的菜地,收获了一部分额外的经济来源,现在的小日子也越来越有声有色。

山水相融、乡水相依、人水相亲。“水美湘村”的创建成功,不仅改善了当地村民的生活环境,切实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还引导村民和游客积极参与到水管护、水治理中,促进形成长效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模式,进一步提高达浒镇的“水乡”形象和品位,让具有文化内涵的绿色水经济踏上了“破圈”之旅。

1
查看完整版本: 活水变火水湖南浏阳让绿色水经济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