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区历史文化村镇调查报告
本报告完成于年,载于年出版《留住历史的文脉》主编谢建辉撰稿陈先枢摄影罗斯旦
长沙地区历史文化村镇调查报告
(年)
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规定,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村庄应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村镇,地方人民政府应组织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命名“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并于次年公布了岳阳张谷英村等22个村镇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年,江西省率先核定公布了29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湖南省亦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作为“民间文化抢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出了湘西里耶镇、江永上甘棠村等典型村镇。
历史文化村镇是我国各地区、各民族文化最基本的单元,是重要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抢救、保护古村镇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重大责任。历史文化村镇及其地面不可移动文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和写照,又是现代社会生活的载体,它同时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具有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双重价值,这种特性导致它常常处于矛盾与冲突之中。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加快,许多古集镇、古村落及其地面文物正遭受巨大的冲击,使其面临能否继续保留的严峻局面。
长沙市及所辖四县(市),历史悠久,许多村镇文物古迹甚多,在历史上有较高的知名度,如捞刀河镇、梨镇、铜官镇、靖港镇、大瑶镇、玉潭镇、桐溪村、柏竹村等。但大多数历史村镇近几十年来破坏极为严重,有的已面目全非。有的经济开发较晚的地区有幸保存下来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较为完整的村镇,如浏阳文家市镇、大围山镇、新开村,宁乡沩山(乡)镇等。保护好这些古村镇,必须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做好规划,使保护和建设、保护与旅游开发相辅相成。为此,长沙市委宣传部和长沙市文化局组成了联合调查组,并组织四县(市)宣传文管部门积极参与,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历史村镇调查工作。
调查组足迹踏遍全市个乡镇,行程达6万公里。在普查的基础上,对长沙县梨镇、黄兴镇、柏竹村,望城县靖港镇、铜官镇、桐溪村,浏阳市文家市镇、大围山镇、新开村,宁乡县沩山(乡)镇、横市镇等11个历史村镇进行重点调查,并推荐其中7个村镇为申报省级历史文化村镇的对象。这次调查摸清了我市农村文物资源的家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深入调研,组织申报省级历史文化村镇,制定保护和利用规划奠定了基础。历史文化村镇调查是长沙市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保护和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脉,突出地域个性,提升文化品位,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一、长沙四县(市)历史沿革及历史村镇分布情况
长沙县历史悠久,其开拓时间可追溯至远古石器时代。据考古工作者开掘的南圫“大塘古文化遗址”和仙人市鹿芝岭“月亮山古文化遗址”考证,前者距今约年,即有先民定居,繁衍生息;后者距今约年,已进入原始农业时期。
春秋晚期,长沙属楚国黔中郡。秦属长沙郡,其附廓之县名湘,辖今长沙县和望城县全境。汉改湘县为临湘县,为长沙国国都。隋开皇九年(),废临湘置长沙县,是为以长沙名县之始。五代十国时期,马殷建立楚国,以长沙为其国都。后汉间,划长沙县地置龙喜县(又名新喜),县治设今仙人市乡鹿芝岭。宋乾德中,罢龙喜置常丰县,县治设今长沙市芙蓉区东岸乡。开福六年(),并常丰入长沙县。元符元年(),划长沙县5乡、湘潭县2乡置善化县,与长沙县同城分治。长沙县为潭州州治和长沙郡郡治。元代,长沙县先后隶属潭州路和天临路,为路治。明洪武五年(),改隶长沙府,治长沙县。清康熙三年(),分置湖南布政使司,长沙县为湖南省治及长沙府治。民国元年(),善化县并入长沙县。年定长沙县城为湖南省省会。年,设长沙市,市县分治。县人民政府原设长沙市北区潘家坪,今设星沙镇。
长沙县有大小农村集镇50多个,多分布在湘江、浏阳河、捞刀河及其支流两岸。较为著名的有梨镇、黄花镇、捞刀河镇(今属开福区)、水渡河、金井、福临铺、南圫岭、斑竹塘、跳马涧、暮云市、螽斯港、鹿芝岭、仙人市、五美山、江背、春华山、路口畲、高桥、青山铺、麻林桥、杨泗庙、鼎功桥、新桥、广福庵、孙家桥、罗戴塅、沙坪、北山、蒿塘坳、安沙等30余处。上述村镇大多历史底蕴深厚,有的以依托古寺庙而闻名,有的为古城、古战场遗址所在地,有的则为历史名人的故里。
年,从长沙县境划出湘江以西及湘江东岸北部部分地区置望城县。年,望城县并入长沙县,年复置望城县。年建县时因县治设于今岳麓区北麓望城坡,故名望城县。今望城县治为高塘岭镇。
望城县境内集镇,自古得水运优势,多分布于湘江两岸,沿江由南向北,在唐代已见观音港、霞凝港(今属开福区)、丁字湾、白沙洲、新康、铜官、靖港、乔口等集镇雏形。清代初期,形成丁字湾、铜官、靖港、乔口等较为繁荣的集镇,是旧时省内集镇密度最大区域之一。又因各地自然、人文资源等条件而各具特色。丁字湾盛产花岗石,誉为“石城”;铜官制陶业发达,素称“陶城”;靖港曾为三湘物资集散的繁荣商埠,美名“小汉口”;乔口为县境北端四县交界口岸;桥驿原为著名的古驿站,迁客骚人多有题咏;坪塘因曾国藩墓、桐溪寺等古迹而闻名。这些集镇历来舟楫往来,商贾云集,为当地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集散地。另外,县西部还分布有白箬、乌山等著名集镇。
浏阳,因县治在浏水北岸而得名。地处湖南东北部湘赣边界,西临长沙县,东与江西铜鼓、万载、萍乡相邻,北靠平江,南接醴陵。据考古资料证实,早在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浏阳境内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到东汉建安十四年(),浏阳正式置县,县治曾设官渡镇。浏阳县从隋唐起就隶属潭州,明清属长沙府。
浏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造就了文家市镇、大围山镇、官渡镇、普迹镇、大瑶镇、镇头镇、白沙乡、张坊镇、永和镇、古港镇等历史文化村镇。这些历史文化村镇的分布以浏阳的东部和南部居多,其原因一是由于浏阳的东部和南部为山地丘陵地区,山川秀美、资源丰富,因而历史上浏阳的经济重心在东部和南部。二是由于东部和南部地处湘赣边界,水陆交通便利,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形成了文家市、东门市等著名集市,并造就了独特的方言、风俗、习惯和民间文化,留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三是由于革命战争年代浏阳东部和南部山地是革命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留下了大量革命遗址。如文家市的秋收起义会师旧址、高升岭战役遗址、大围山镇湖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湘鄂赣省第一次党代会旧址等。另外,靠近省城长沙的西部也有历史村镇的分布,如永安、北盛等。
宁乡县东临望城,西接安化等县。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黔中郡,秦隶属长沙郡,三国时期为吴新阳县,晋太康元年()改名新康,隋开皇九年()并入益阳,唐武德四年()复析益阳置新康。宋太平兴国二年()析益阳、长沙、湘乡部分地始置宁乡县,县治设今横市镇,后改设今玉潭镇。千余年来,境地析划,几经变化,县域却沿袭未变。从宋代起宁乡县就隶属潭州,明清属长沙府。
宁乡历史村镇多分布在沩水流域和靳江流域。以出土青铜器而闻名的有玉潭镇、黄材镇、回龙铺镇、横市镇和老粮仓镇。其中,玉潭镇的学庵村、香山寺、文昌阁、杜家山、飞凤山、合安村、高坝村,白龙村、许家坑,黄材镇的月山、葛藤、胜溪、栗山、寨子、炭河,横市镇的滩山、横市、小河,回龙铺的万寿山、腰铺子、白云,老粮仓镇的双田、望峰村等出土青铜器最多。巷子口以张浚父子墓、易祓墓等名人墓葬而闻名。花明楼、沙田等以革命文物而闻名;沩山乡、双凫铺镇则为佛教重镇,密印寺、白云寺、香山寺、普济寺、裴休墓等,至今保存较好。
二、长沙地区历史村镇现状
历史村镇伴随着人类原始社会后期进入“文明社会”,走过了约六七千年的历程,至今仍然存在着。但是,在人类社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的同时,满载着人类发展历程文明信息的小村镇也在城市化、现代化的浪潮下,面临着“灭顶之灾”。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大跃进”,到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都给历史村镇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城镇中的标志性历史建筑,如古桥、古塔、古巷、古民居等,被大量毁坏。目前保存完整的历史城镇,已经很少了。连县一级的小城也已经很难找到了,只能从更小的乡镇、村镇去选取。历史村镇及其地面文物的破坏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政治性破坏
20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农村各种历史社会、文化信息的载体已经七零八落,所剩无几,如宗谱被烧毁,祠堂改为食堂,石碑被用来填涝坑等。从土地改革、“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历次政治运动,历史村镇及其大量珍贵的地面文物都成为“阶级斗争”的对象。土地改革运动在没收宗教庙产的同时,许多村镇的著名寺庙也毁之一旦,如望城县桐溪村桐溪寺、乌山镇杲山寺、莲花镇华林寺等均毁于这一时期。长沙县沙坪镇清末管学大臣张百熙的故居也在这时改建为粮仓。年全民大炼钢铁,破除迷信,拆庙、拆城、砍大树、建土炉之风席卷城乡。浏阳城关镇升冲关2.3米高的孙思邈铜像和殿宇就毁于此时。望城县丁字镇龙潭寺石狮、石案、石鸟笼、石算盘等石雕,代表丁字湾麻石雕塑工艺的最高水平,这些珍贵文物均毁于“大跃进”时期。望城县霞凝乡戴家河村(今属开福区)抗日纪念陵园也毁于年。到“文革”时期,“破四旧”,历史文物的破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长沙县跳马乡石门村清泉寺、望城县黑麋峰寺、宁乡县回龙山白云寺连同历代名人留下的石刻、对联、匾额均毁灭殆尽。长沙县梨镇陶公庙中众多联匾、雕刻、堆塑、壁画也毁于“文革”十年浩劫。长沙县高桥镇李维汉故居原为一著名古建筑,9栋13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上世纪70年代初期,李维汉身受“四人帮”迫害,故居被拆,今仅存门楼一座。
2、建设性破坏
建设性破坏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许多历史村镇及其地面文物,在“破坏性建设”中遭到“建设性破坏”,其破坏程度不亚于改革开放前的那种政治性破坏。特别是近十年以来,乡村正经历着空前迅速而彻底的改造,如无序的“圈地运动”,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一座古老的村落完全消失。又如大规模推山填塘,使传统村落赖以生存的自然风水荡然无存。由于没有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盲目发展“三小”工业,许多小城镇不仅失去原有的历史风貌,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望城县坪塘镇以建材生产闻名,但到处烟尘蔽日;丁字镇和乌山镇由于石料过度开采,千古名山麻潭山和乌山已千疮百孔;长沙县水渡河建起小化工厂,造成大面积水源和田地污染;浏阳市一些村镇非法采金屡禁不止,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古老村落随之支离破碎。有的地方政府官员热衷于“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盲目与大城市攀比,大搞城镇“美化”运动,大面积拆毁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小城镇内建起数千平方米的大广场,马路甚至要修到百米宽,完全不顾实际需要。城市道路向农村扩张也毁掉了一些文物,如开福区戴家河村明代兵部右侍郎王伟墓就毁于年的某建设工程。
另外,近年农民生活水平大为改善,农村兴起了一股建房热,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审美教育,农民建房随心所欲,许多村落的布局、环境和历史风貌遭到了严重破坏。过去那种依山傍水、巷陌相连的村落格局已很少存在,代之一栋栋彼此不相干的住宅;堂屋偏房、三间两廊式的三合院民居被二至三层的火柴盒式的楼房所取代;小青瓦、坡屋顶大多变成钢筋水泥的平屋顶;外墙大多贴上刺眼的白瓷砖,毫无特色和美感所言,传统意义的历史村落已成凤毛麟角。
3、自然性破坏
长期以来,历史村镇及其地面文物大多数未视为文物保护单位,因此领导及群众对其缺乏保护意识,任其自生自灭,生存状况堪忧。古镇古村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居民居住混杂,电路陈旧,厨房不规范,导致火灾隐患严重。此外,雷击、水灾、虫蚁灾害等都在侵蚀着这些历史文物。许多古桥、古塔、名人故居也因年久失修,自然毁损严重,有的已经坍塌或即将坍塌,如浏阳市龙伏镇的培文塔已于年倒塌,焦达峰故居早几年还在,今仅存门楼和院墙。抢救农村地面文物,保护历史文化村镇,延续长沙地区的历史文脉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历史文化村镇的评价标准和长沙地区历史文化名镇(村)推荐对象遴选
1、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标准
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对历史文化村镇的评选制定有评价标准,可概括为两条:
(1)村镇目前格局和风貌仍然保留着一定历史时期或民族、地方的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2)集中保留有真实遗存的史迹、实物和建筑,成片历史建筑群总面积在平方米(镇)或平方米(村)以上。
评价标准由原貌保存度、现状规模、价值特色认证等评价指标组成。
(1)原貌保存度
指镇(村)历史传统建筑群实物和风貌迄今的保存完好程度。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均具有保护价值。
①镇(村)内历史传统建筑群、建筑和及其建筑细部乃至周边环境基本上原貌保存完好者。
②因年代久远,原建筑群、建筑物及周边环境虽曾倒塌破坏,但已按原貌整修恢复者;
③原建筑群及其周边环境虽然部分倒塌破坏,但“骨架”尚存,部分建筑细部亦保存完好,依据保存实物的结构、构造和样式可以整体修复原貌者。
(2)现状规模
指镇(村)现存历史传统建筑的建筑面积及占地面积,凡符合上述“原貌保存度”中所列情况之一者,均可计入。
(3)价值特色认证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价值特色,表现在文化、经贸、政治、军事、交通、生态环保、建筑遗产、民族特色等诸方面:
①文化型。凡在一定历史时期以文化教育著称,对推动当时全国或某一地区的社会发展起过重要作用。镇(村)内拥有诸多名人故居、书院、寺庙、祠堂、会馆、戏台等公建或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场所,具有全国或地区范围影响且有史料记载为社会公认者。
②经贸型。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拥有较大规模生产商贸活动,商贾云集,市场繁荣,拥有过名牌精品美誉,经济效益显著,且对当时全国或地区范围的经济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者。
③交通枢纽型。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系当地水陆交通中心,拥有驿站码头及其它交通设施,成为客流、货流、物流集散地而闻名遐迩,且以此带动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者。
④生态环保型。历史上曾有过重大生态环保建设(如水利工程、防灾和环境保护工程等),在保障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过显著效益且延续至今者。
⑤革命历史型。在革命历史上发生过重大政治事件,诸如召开过改变政权或政局性的重要会议,曾为革命政权机关驻地而闻名于世者。
⑥军事型。凡系历史上抗击外来侵略或经过改变战局重大战役的军事要地,起义始发场所,以及曾为著名战役军事指挥机关驻地者。
⑦建筑遗产型。典型运用我国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理论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格局,或建筑包含经典历史营造法式和精湛建造技艺以及拥有民族传统建筑小品或建筑环境装饰要素者。
⑥民族特色型。能集中反映某一地区民族特色和风情的传统建筑者。
2.长沙地区历史文化名镇(村)推荐对象遴选
调查组按照这个标准首先对《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草案)》初定的梨、铜官、文家市三镇和凉塘、桐溪、柏竹三村进行了考察,认为梨、铜官、文家市古镇格局尚存,传统民居保存较好,而且有陶公庙、铜官窑、秋收起义会师旧址等著名史迹和古建筑作为依托,基本上可列入历史文化镇的保护对象。而凉塘、桐溪、柏竹三村,虽然黄兴故居、曾国藩墓和左宗棠墓保护完好、知名度较高,但古村落布局已完全破坏,已不具备历史文化村的申报条件。
调查组在普查的基础上又发现靖港镇、沩山(乡)镇、大围山镇和新开村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比较深厚,而且集中保留着较多史迹和古建筑。靖港镇老街格局保留完整,为长沙地区所少见;沩山(乡)镇和大围山镇不仅因密印寺和大围山风景名胜区而著名,而且周围分布文物集中;新开村则发现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村落,多间古建筑连成一个整体,巷道回环,庭院相隔,雕窗画栋,环境优美,颇具旅游开发价值。
此外,调查组还在浏阳市社港镇、杨花乡、金刚镇,开福区捞刀河镇,长沙县跳马乡、双江镇,宁乡县横市镇、黄材镇、沙田乡,望城县乌山镇、茶亭镇等地发现一些保存较好的传统民居和其他古建筑,有的未形成规模,有的则待进一步挖掘和整理。
因此,调查组建议将梨、靖港、铜官、文家市、大围山、沩山和新开6镇1村列入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推荐名单。
四、长沙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抢救、保护和建设
1、历史村镇的文化价值和抢救历史村镇的重大意义
一个村落、一个集镇的形成,需要几百年的时间,而特有的历史环境以及村镇文化则需要更长时期的历史积淀才能形成。长沙地区各种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传统建筑与古道、古村、池塘、山冈、寺庙、溪流、小桥以及宽敞的晒谷坪等等相映成趣,构成了长沙村镇所特有的自然景观。加上蕴含在这些有形物质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固有观念,使长沙先民血缘团体上得到凝聚,精神上得到陶冶,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这种日益缺乏的、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今日长沙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文化要素。
长沙历史村镇自然和人文的背景,或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因素紧密结合,或与村落区域在空间上相互融合,并给予静态和动态的影响,从而形成自然与历史融为一体的环境,其价值是无法用确切的语言和数量来表示和衡量的。随着日月的推移,这种文化意义上的价值将会越来越大。
文脉是历史的延续。许多历史文化遗存散布于广大的乡村和集镇,它是我国深厚历史文化的宝藏,是社会文明的源头。在农村小城镇建设时,应当充分挖掘这些宝藏,让它们流传下去,发扬光大。国际社会对村镇历史文脉的保护越来越予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