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湖南发展成就巡礼领域行业篇开放大潮澎湃
TUhjnbcbe - 2024/12/18 18:48:0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13日讯(记者周月桂实习生张移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紧跟国家对外开放步伐,在对外开放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跨越,外商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对外投资合作深入推进,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已经形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全省开放型经济呈现追赶式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开放大潮,澎湃三湘。

开放发展体系实现新飞跃。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考察时提出了湖南“一带一部”定位,让内陆湖南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为湖南新时代的开放发展确立了根本遵循。年11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首次把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定位为引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总战略,为新时代湖南的开放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开放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70年来,迎着开放的长风,湖南的门户向世界不断敞开。年前,湖南口岸还是空白。今天,全省已拥有3个国家一类口岸和14个口岸作业区。此外,还有1个电子口岸、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12个指定口岸和查验场等,各类口岸及口岸作业区数量居中西部前列,为湖南走向世界搭起大平台。

开放发展成效实现新跨越。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只有万美元,到年为.3亿美元,增长近1.5万倍。年,湖南实际使用外资万美元,年,这个数字是.91亿美元。截至目前,有家世界强企业在湖南投资设厂。至今年6月,有家湘企走进9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境外合同投资.82亿美元,稳居中西部第一;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54亿美元。

敢为人先的湖南人,向来有着面向世界的眼光和勇气。共和国的诞生,激发了湖南开放发展的热情。70年来,内陆省份湖南,经历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深度融入世界经济潮流——

开放大潮澎湃三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周月桂

夏日的城陵矶码头,江面开阔,大型船舶穿梭不停,起吊机械繁忙装卸货物。这个通江达海的水运口岸,是湖南连通世界的“桥头堡”。

明净的蓝天下,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主卡口,仿佛一架即将起飞的巨型飞机,银色两翼熠熠生辉。大型货车川流不息,全球各地的货物在此集散、分拨。

长沙铁路货运新北站,一列列满载电子产品、机械配件、陶瓷、湘绣的中欧班列,从这里“一路向西”,风驰电掣,驶往莫斯科、明斯克、汉堡、杜伊斯堡……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日新月异的开放故事生动而令人震撼。水陆空通达全球,开放平台与日俱增,外贸、外资、外经,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优,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开放大潮,澎湃三湘。

8月13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李健通讯员黄思瑶摄影报道

1.对外贸易从细流到潮涌,湖南制造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从英国伦敦到巴西里约热内卢,从加拿大蒙特利尔到阿联酋迪拜,浏阳烟花一次又一次在世界各地的夜空绽放,惊艳全球。

湖南的对外贸易正是从花炮、生猪、陶瓷、茶叶这些传统优势产品开始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受制于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我省对外贸易少之又少。在封闭半封闭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湖南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承担着出口创汇的重任。

“那时候物资短缺,农业大省湖南的东西只要能出口就会被‘疯抢’,醴陵的陶瓷、攸县草席子都是抢手货。”中国外运湖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红宾说。

外贸的春天从年开始。那一年,国务院下发一系列文件,要求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商品生产,办好外贸,办好能增加外汇收入的各项事业。

年2月,经国家经贸部批准,浏阳成为我省第一个拥有外贸自营出口权的县。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南花炮出口占到全国出口的一半以上。

随着我国拿到“WTO”的入场券,进出口经营权全面放开,出口经营主体步入多元化时代,进一步促进了对外贸易发展。

然而,多年来,外向型经济仍是内陆省份湖南发展的短板。进出口总量不大,居全国20位左右;外贸依存度低,长期徘徊在6%至7%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距甚远。

年,“一带一部”新定位,为湖南的开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年11月,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确立,为新时代湖南的开放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年开始,我省外贸进入高速增长期。年增速接近40%,年仍然增长30%左右;今年上半年增长40%以上,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增速全国第二。

年,曾红艳就进入湖南外运报关有限公司担任报关员。在她的出口报关单里,过去90%的出口产品是生猪、茶叶、稻谷等农产品,后来各种深加工产品逐渐增多,出现飞机刹车片、混凝土泵车等高端产品。

如今,湖南对外出口,各种产品出口全面爆发。

小到假发、打火机,大到泵车、游艇,出海的“湘品”通过不断研发创新,打造品牌,向国际市场的价值链高端攀升。

作为“小五金之乡”“发制品之乡”“打火机之都”,邵阳小商品正以崭新的品牌形象阔步走向海外;

中车时代电气生产的IGBT(大功率芯片)模块产品击败国际竞争对手获得国外订单,打开了自主芯片进军国际市场的新局面;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的工程机械出口到世界各地,在众多超级工程中大显身手……

现在,湖南已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建立直接经贸往来,随着湖南对外贸易“朋友圈”不断扩大,市场日益多元化。上半年,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6亿元,增长53.6%,高出同期全省外贸增幅13.5个百分点。

从满足外汇需要开始的外贸,在几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拉动经济前行的三驾马车之一。

一组数据反映出这个巨变: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万美元。到年,这个数字增长为.3亿美元,增长近1.5万倍。

位于德国的三一普茨迈斯特工厂。年1月21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联手中信产业基金,共同收购了世界混凝土机械第一品牌——德国普茨迈斯特控股有限公司(俗称“德国大象”)%的股权。(资料图片)通讯员摄

2.招商引资从无到有,湖南经济与外资企业共同成长

走进位于长沙经开区的上汽大众长沙工厂,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四大现代化整车制造车间依次布局,一排排正在作业的工业机器人格外醒目。

长沙经开区这片曾经的菜地和果林之上,崛起了一座现代化汽车城。湖南这个传统农业大省,也一跃成为中国汽车制造重镇,大众朗逸、JEEP自由光、广汽三菱欧蓝德等一批省产汽车令湖南人深感自豪。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望,湖南的“汽车梦”一度那么遥不可及。正是随着上汽大众、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等一批大项目的引入,美国江森、日本电装、意大利马瑞利等一大批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追随而至,让这个梦想变为现实。

汽车工业的变迁,正是湖南引进外来资本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之初,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在封闭的条件下,一无资金、二无技术,汽车等现代工业起步格外艰难。

随着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正式出台,工业领域发展的春天来到了。

年,我省第一家外资企业粤湘强丰有限公司(泰国)开工投产,投资额为26万美元。

这笔26万美元的资金,是湖南引进外资的起点。年,这个数字是.91亿美元,增长6.2万倍。

不断涌入湖湘大地的外资,在经济体制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培育产业集群、优化出口结构等方面对湖南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领着湖南迅速融入全球经济的大潮。

“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湖南全面对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先进地区,不断优化开放发展环境。坚定不移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非禁即入”原则,严格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

“对接强,提升产业链”。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湖南放眼全球,着力引进总部经济、研发中心,上汽大众、广汽菲亚特、广汽三菱、博世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湖南。截至目前,有家世界强企业在湖南有产业和项目。

“对接湘商会,建设新家乡”。湖南建设了一大批湘商产业园、标准厂房,鼓励在外的“老乡”把积累的资金和技术带回家乡创业,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往来。去年,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设立,发挥毗邻粤港澳的优势,湖南承接产业转移风生水起。

今年4月,在烟波浩渺的珠江口,两年一届的“港洽周”如期而至。湖南携带2万多亿元的招商大单,向粤港澳大湾区推介了一个精彩的新湖南,引进资金多亿元。

70年来,湖南引进外资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单项目引进,到促进产业链的形成,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商贸服务、高端研发等领域不断扩展。

越来越多的外商在湖南这片热土上投资和发展,为湖南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湖南也正在用丰厚的回报告诉世界,投资湖南是正确的选择。

3.“走出去”从劳务合作到品牌输出,湖南产业与工程建设阔步海外

在阿联酋阿治曼自由区中国城,从灯饰电器、家居建材到服饰箱包,九成都是中国商品,来自湖南的瓷器、黑茶等,受到当地消费者的欢迎。眼下,占地万平方米的阿治曼中国城二期正在火热建设。

投建这座中国城的,是湘企博深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阿治曼中国城于年开始建设,一期年10月开业,一、二期都属于商贸物流园区。“三期我们希望能够投资开发工业类园区,以装备制造业、汽车组装、工程机械及其他工业为主,吸引更多湘企入驻。”阿治曼中国城总经理罗峰说。

越来越多的湘企正以积极的姿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建设了一批境外园区,引导更多中小企业高质量走出去。

湖南的对外经济合作,始于劳务合作与援外工程建设。

上世纪60年代,湖南交通系统曾派遣0多人次到尼泊尔、塞拉利昂、越南、坦桑尼亚等国筑桥修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南从参与援建,转向对外承包工程。作为全国首个进入国外投标承包工程的省份,上世纪80年代湖南在卢旺达承建4条标准公路,总长公里。

湖南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年1月,湘潭神州龙实业公司在阿尔及利亚投资万美元,正式拉开湖南海外直接投资的序幕。

至今年6月,已有多家湖南企业走进9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境外合同投资.82亿美元,居中西部第一。累计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54亿美元。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如今,湘企在农业合作、矿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装备制造等众多领域全面开花,海外并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手笔,承揽大型项目的能力越来越强,湖南企业正昂首登上国际舞台。

在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不久前,湖南企业袁氏种业首次在这里实现了杂交水稻规模化制种。未来,杂交水稻将有望为解决非洲国家粮食安全问题作出更大贡献。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凭借轨道交通装备优势,已获大部分国际市场准入许可,产品在中东、东南亚、中亚、非洲、欧洲等地穿梭,展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崭新形象。

年,三一重工并购全球混凝土机械巨头德国普茨迈斯特(亦称为“大象”),通过海外并购,湘企“出海”之路越来越宽。目前,三一重工在土耳其、俄罗斯、比利时、法国、德国、印度等都设有工厂或研发基地,设有10个海外销售大区,年实现国际销售收入亿多元。

在多年的国际化进程中,中联重科也先后收购了英国保路捷、意大利CIFA、意大利LADURNER、德国M-TEC、荷兰RAXTAR、德国WILBERT等公司,企业的资本、文化、管理、产能一起“走出去”……

“建筑湘军”在国际市场声名远扬。水电八局、中建五局、湖南建工等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捷报频传,在传统的施工总承包业务之外,积极承揽BOT、融资和项目管理模式(PPP)等特许经营类项目,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也带动我省大批机电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

年6月,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并将长期落户湖南。中非经贸合作的巨轮,在湘江之滨开启了新的航程。湖南向世界发出了“合作共赢”的热情呼唤。

迎着开放的长风,湖南正在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地与世界对接。开放潮声激越,世界辽阔无垠。

我省近年引进了一批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落户长沙,打造全国大型汽车制造基地。图为广汽菲亚特自动化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名片

1.城陵矶新港区

湖南城陵矶新港区成立于年12月,已形成“一区一港四口岸”的格局,成为中部地区唯一拥有6个国家级开放平台的开发区,已开通到上海洋山和外高桥港“点对点”快班、到长沙“水上穿梭巴士”,至韩国、日本、东盟、澳大利亚接力航线。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0.46万标箱,同比增长19.32%。年下半年总投资11.8亿元的岳阳城陵矶港区二期工程投入运营后,城陵矶新港总吞吐能力可达万标箱、件杂货年吞吐量达万吨。从10年前开港之初的年吞吐量4.8万标箱,到即将成为百万标箱的大港,城陵矶新港已成为湖南开放崛起“桥头堡”、创新引领“最前沿”、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主阵地。

2.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

年5月9日,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设立,是全国第七个、中部地区第一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着力打造依托湖南、立足中部、面向世界的特色航空产业高地、现代服务知识新城、综合保税开放口岸、绿色生态智慧航空城。园区现已初步形成以航空物流、航空工业、通用航空、临空高科技为主的临空产业体系。黄花综保区年实现进出口额26.83亿美元,年将力争实现进出口额50亿美元的目标。

3.中欧班列

中欧班列(湖南)是湖南对接中亚、欧洲的国际物流通道。湖南已有3个城市开通中欧班列,分别是长沙、怀化以及株洲。年10月,中欧班列(长沙)开通。年6月29日,中欧班列(怀化)开通。年7月4日,中欧班列(株洲)开通。中欧班列(湖南)现已开通长沙至杜伊斯堡、塔什干、莫斯科、汉堡、华沙、明斯克、布达佩斯、德黑兰、蒂尔堡,怀化至明斯克、德黑兰,株洲至明斯克等线路。物流服务覆盖30个国家。年1至7月,中欧班列(长沙)累计发运列,运输集装箱货物车皮,运输货物19.万吨,货值3.75亿美元。

4.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

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经贸举措的新平台,由国家商务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长期落户湖南,每两年举办一届,这是湖南第一个国际性、国家级、常态化的经贸平台,是湖南省承担的重大国家使命。年6月27日至29日,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办,共签署了84项合作文件,涵盖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农业、制造业、航空、旅游、友城等领域,涉及金额亿美元。

5.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年11月15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国家批复,湖南承接产业转移迎来“升级版”。示范区范围包括衡阳、郴州、永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邵阳,总面积12.1万平方公里。《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了示范区建设的四个战略定位: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内陆地区开放合作示范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支撑中部地区崛起重要增长极。到年,示范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同联动、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年,示范区基本建成。年,示范区全面建成。

(张移珍整理)

◎口述

8月8日,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红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李健摄

『我见证了湖南外贸运输的巨变』

叶红宾: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在外贸运输行业(现在称“国际物流”)摸爬滚打了30年,见证了湖南怎样一步步全方位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

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对外贸易运输总公司湖南分公司。当时的外贸运输行业正在兴起,亟须相关专业人才。

那时湖南还没有集装箱,外贸运输方式全部以“原车过轨”的方式运到香港。货物散装上火车后,经深圳(北站)直接过轨至香港九龙车站,在香港再装箱出海。

直到年,湖南南华物流有限公司成立,我调到这里先后出任副总经理、总经理。这一年,南华物流购买了一台瑞典卡尔玛集装箱正面吊,在长沙市树木岭建设了集装箱堆场、铁路专用线,具备了铁路集装箱出口条件,长沙货物从此可以在长沙装箱、提单、结汇,直接运输到国外,免除二次装卸,既节省了运输时间,减少了货损货差,又可实现资金尽快周转。

同年,长沙西湖桥码头也开始用小驳船运送集装箱,这也是湖南江海联运的开始。

年左右,随着外贸经营权全部放开,外贸运输行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2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外贸出现爆发式增长,国际货运更是俯拾皆是,但竞争异常激烈,我所在的企业也经历着转型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南华物流所在的树木岭渐渐成为城市中心。年,树木岭发送了最后一车货物,货场正式关闭。

接下来这些年,长沙新港投用,长沙铁路新北站开通运营。长沙开通中欧班列,从湖南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的货物运输方式开始悄然发生变化。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开通全货机国际航线,湖南的国际航空货运进入新阶段。

年,长沙市政府与中国外运华南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湖南中南国际陆港有限公司,打造中欧班列长沙平台,我出任副总经理,由此翻开了外运生涯崭新的一页。

在外运行业工作多年,我亲身经历了原车过轨、铁海联运、江海联运以及今天的中欧班列、航空货运专机、汽车直通车等外运方式,欣喜地看到湖南货物外运的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顺畅。

(周月桂整理)

◎见闻

奔腾的金霞,开放的高地

湖南日报实习生张移珍

长沙城北、湘江东岸,金霞经开区集聚了长沙新港、中欧班列、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等多个开放平台,昔日的荒郊野岭,正蝶变为湖南开放的高地。

8月9日清晨,长沙新港码头,阳光洒落在湘江上,“通江达海,物流全球”八个大字格外耀眼,巨大吊臂,正将货物装上货船。

长沙新港是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近年来发展迅猛。今年上半年,长沙新港完成货物吞吐量万吨,同比增长35.1%。长沙集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伟宏介绍,正在进行的长沙新港三期工程预计年建成,届时,长沙新港年吞吐量将达万吨、38万标箱,迈入“千万吨级”港口行列。

距离长沙新港仅2公里的长沙国际铁路港,一列中欧班列满载着50个集装箱的服装、日用品、机电等商品徐徐驶出。在此后近半个月的行程里,它将从二连浩特出境,奔向俄罗斯。长沙货运中心长沙北物流车间副主任李越辉介绍,中欧班列每周开行7至8趟。

长沙国际铁路港占地约亩,分两期建成。一期即长沙铁路货运新北站,已于年投入运营,中欧班列(长沙)从此始发。二期已建成综合商务楼、展示交易中心、零担快运中转中心、快递中转分拨中心、智能配送分拨中心、沿街综合楼、智能停车场等七大功能区。

“买全球、卖全球”,在金霞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生态产业园的进口商品展示交易区里,进口水果、酒水、奶粉等众多商品应有尽有。湖南嘉德集团公共关系事务总监朱利莎表示,场馆内目前最受欢迎的商品类别为母婴用品、粮油及红酒,其中,澳洲的奶粉、西班牙的红酒及泰国香米最为热销。

依托物流大平台,金霞跨境电商生态产业园发展迅速,目前已有家企业入驻,业务涉及全球26个国家。年上半年,进口额达万美元,出口额达万美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发展成就巡礼领域行业篇开放大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