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党的二十大后,湖南省委书记首次厅局调研,
TUhjnbcbe - 2025/1/10 1:19:00
白癜风能好吗 https://m.39.net/pf/a_7143439.html

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并赴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

除了瞻仰革命纪念地和考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农村调研,并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

党的二十大重申“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并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把“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优先发展”的领域,作为党的二十大后首次考察的聚焦点,其意义不言自明。

中央指方向,省里抓落实。

▲11月9日上午,中央宣讲团成员、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来到长沙市天心区暮云街道莲华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后,中央宣讲团成员、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接连在长沙清水塘、中联重科、湖南师大、长沙市莲花村等社区、企业、高校、农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在长沙市莲花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强调,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书写忠诚与担当。

▲11月21日下午,张庆伟在湖南省乡村振兴局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图片来源:湖南日报)

11月21日下午,张庆伟在湖南省乡村振兴局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继续扛牢精准扶贫首倡地政治责任,以过硬作风、过硬本领、过硬担当,奋力推动有效衔接工作进位争先,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

在省乡村振兴局,张庆伟深入了解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建设运营、局机关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活动开展等情况。他指出,要精准抓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重点聚焦低收入群体,及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

第一次厅局调研便选在省乡村振兴局,足见湖南省委、省政府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高度重视。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作为全省有效衔接工作的牵头部门,赓续“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的政治担当,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点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尽锐出战、攻坚克难,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奋力书写新时代湖南的“山乡巨变”。

“党的二十大后,张庆伟书记第一次厅局调研就选择来到省乡村振兴局,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一定认真贯彻落实张庆伟书记的讲话精神,坚决扛起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政治责任,扎实做好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以迎接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工作。”11月23日,湖南省乡村振兴局党组召开会议,学习贯彻落实张庆伟书记的讲话精神。

帮扶成效显,脱贫群众喜开颜

“永州市零陵区富家桥镇灵仙观村陈章跃户,近期就医花费4万余元,因病支出费用较大,存在致贫的风险。”今年6月份,湖南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发出预警信息。

随后,灵仙观村村支书王勇、驻村干部罗述文迅速入户核查,证实该户确有因病致贫的风险。经乡镇、县乡村振兴局复核之后,按程序将其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为陈章跃一家购买了防贫保险,并提供了医保个人缴费补贴、特困供养、医疗救助,开展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元,缓解陈章跃燃眉之急。

陈章跃一家能够顺利摆脱困境,正是得益于湖南省搭建的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年,湖南省乡村振兴局在全国率先建成全省统一的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平台通过“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干部走访排查”等途径,对所有农村户籍人口进行监测,并实现了“一户一策”重点帮扶到人。

▲湖南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基础和前提。

巩固脱贫成果,最重要的是要让脱贫人口有可持续的稳定收入。

今年以来,疫情灾情对脱贫人口增收造成了一定影响。湖南省乡村振兴局先后出台“十条举措”“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全力应对疫情、灾情影响,狠抓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促进脱贫地区加快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永州市江华县通过做强做优帮扶车间,把外出务工群众滞留在家或回流当作机遇,强化保障,创新模式,让帮扶“小车间”实现大就业,创新推出“宝妈生产线”,即员工早上8点上班,下午4点半下班,周末双休,节假日休息,实现务工、带娃“两不误”,吸纳近余名“宝妈”就近就业。

通过狠抓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实现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截至10月底,全省脱贫人口就业.9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95%;建成就业帮扶车间个,吸纳脱贫劳动力6.74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15.95万人。

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今年以来,湖南省聚焦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的生活条件,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益阳市赫山区创新探索美丽屋场“1+6”模式。(图片来源: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益阳市赫山区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深化美丽庭院创建,创新探索出美丽屋场“1+6”模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建设了一批“产业兴、村庄美、生态优、人气旺”的美丽屋场。

湖南各地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开展“厕所革命”,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

全省持续开展“一市十县百镇”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及示范村创建,累计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个,建成省、市、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样板7个,美丽庭院大量涌现。

▲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竹联村大力推动“厕所革命”,提升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图片来源: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在娄底市新化县油溪桥村,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户主文明档案袋”,里面记录着每户人家的“文明积分”。

“制度,是最好的土壤;人心,是最大的资源。”油溪桥村村支书彭育晚表示,按照章程,为村里出力的,加分;违反村规民约的,扣分;好人好事、乡风文明、环境卫生、尊老爱幼等都有相应积分,村民按照积分多少享有集体经济收入分红、奖励。这个积分制度就是油溪桥村在村级事务管理上的创新成果。

▲娄底市新化县油溪桥村村支书彭育晚推广村级积分管理制度。(图片来源: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点点滴滴的变化,生动发生在湖湘大地各个乡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来,全省各地深入开展“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和“湘‘约’我的村——寻找最美村规”等活动,集成推广积分制、网格化、屋场会、门前“三小”和“乡贤助乡”等有效治理模式,持续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专项治理,共创建个国家级、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乡村治理体系逐渐健全,乡村善治氛围日益浓厚。

强化干部进村入户,力保有效衔接考核评估进位争先

年底将近,湖南省紧紧围绕有效衔接工作进位争先目标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聚焦有效衔接工作重点任务,严格对标国家年度考核评估《实施方案》要求,深入查漏补缺、全面巩固提升,确保以高质量工作成效迎接国家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坚决打赢翻身仗。

▲5月30日,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暨突出问题整改动员部署会议在长沙召开。(图片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的二十大后,湖南省委书记首次厅局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