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浏阳这个家族竟然一次捐出县城几千平的土地
TUhjnbcbe - 2025/1/18 18:58:00
北京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http://www.txbyjgh.com/

说起浏阳一中必然就会想到浏阳文庙,提到浏阳文庙自然少不了浏阳古乐,而谈到浏阳古乐就不得不提邱之稑lu。末斋就带大家通过《浏阳县志》和《邱氏族谱》了解邱之稑以及这个乐善好施的富N代的家族,这个家族曾一次就捐出县城几千平的土地。

同治《浏阳县志》人物文苑邱之稑

邱之稑,字谷士,淮川公三子,监生,议叙八品。乾隆四十六年(年)辛丑生于西乡水围圾(今太平桥镇韩家村韩家港),自幼酷爱音律,专事古乐研究,曾到山东曲阜考察。道光九年(年),应浏阳知县杜金鉴(字晓平)之聘,倡制浏阳祭孔乐舞,并任教习。设局按律制作乐器,制古乐标准器风箫并加以订正,制出的匏埙填补了八音中久已失传的匏音。年《律音汇考》八卷编撰成书。年刊刻《丁祭礼乐备考》三卷。同乡举人刘人熙在《琴旨申邱》中说“文庙二丁之祭,八音谐,六佾备,浏阳之乐遂名扬天下。”

道光十七年(年),当时还是举人的曾国藩曾到浏阳与浏阳举人贺以南(后改名贺祥麟)等咨考声音律吕的源流,在浏阳待了两个月,到咸丰十一年(年)官居两江总督的曾国藩邀请邱之稑的弟子及其次子邱庆籥yue等前往安徽安庆演奏古乐。《曾国藩日记》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廿七日,《悟音律之妙用》有“贺宏勋带浏阳精于古乐者邱庆籥等六人来。邱系谷士先生之子,六人者皆承谷士之教,讲求古乐。“

邱之稑善弹古琴,其子庆诰、庆籥,从侄庆善(字敦甫,号宝山,一号廉农,邱之稑兄道源公与彭氏子,出继瑞岐公为嗣)都精通古琴,形成了当时的浏阳琴派。民国时山西育才馆复兴雅乐请浏阳人杨树森(字友三)教授古琴,编订讲义,杨树森就是邱之稑的再传弟子,精音律,娴习大成雅乐,能修造八音乐器,亦善古琴,撰有《山西育才馆乐理讲义》。

道光二十二年邱之稑倡议重修文庙,监工历三寒暑终于竣工,又倡修考棚、义渡,人不病,涉岁歉,倡建义仓,募谷以济。曾参与编纂《浏阳县志》,且明医理,早年邱之稑母亲生了毒疮,看《医经》上说用嘴吸好得快,于是他便给母亲吸出毒疮。之后越来越精通医术,遂以医术济世,拯救过不少危症病例。殁于道光二十九年(年)己酉,年六十九岁。知县赵光裕为其作传,鄞县沈道宽进士作墓志,墓志写道“古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祀于社,非公孰克当之?”后人祀乡贤祠。光绪二十九年(年)癸卯刘人熙等主修的《邱氏族谱》中有邱之稑《入祀乡贤祠始末》。

浏阳邱氏(河南堂)

浏阳邱氏系出江西抚州临川,由临川迁金谿,明天顺间常十公自江西抚州金谿来浏阳经商,卜居浏阳县城,遂占籍浏阳,为浏阳邱氏始迁祖,五传至宪庵公,宪庵公长子汝屏公迁居北关外(城北),次子竟成公支徙居西乡枨冲。后裔聚居于枨冲、韩家港、渡头、易田塅等地,至清光绪三十三年(年)已传17代,丁口余人。

字派:

生民之庆,景行惟方,承先继

邱之稑家世系

邱宪庵——邱汝屏、邱竟成——邱南詹——邱天池、邱如澜、邱占四、邱时霖——邱巍(字书田)——邱——邱澍——邱生鹏——邱民坊(字淮川,娶黎氏)——邱道源、邱性源、邱之稑(字逢年,号谷士,原配萧氏,继配黄氏)——邱庆诰(萧出,字晓胪,号紫山,一梓丹)、邱庆籥(黄出,字仲益,号廉泉,原名谦)、邱庆訏(黄出,字叔猷,号定山,一号远岩)——邱景岱(字伯镇,号鲁瞻,一号海岑)、邱景崙(字仲乔,号星泉,一号海琼),邱景序(字敦五,号鹭亭,叔猷公次子入继仲益公为嗣),邱景庠(字虞臣,号泮桥)——邱行翌(稆芸,仲乔三子入继伯镇为嗣),邱行翙hui、邱行翯、邱行撅,邱行焕,邱行确——

同治《浏阳县志》人物,乐善好施,邱巍、邱民坊

同治《浏阳县志》人物,乐善好施,邱巍、邱民坊同治《浏阳县志》人物,乐善好施,邱巍、邱民坊同治《浏阳县志》人物,乐善好施,邱巍、邱民坊

同治《浏阳县志》人物,乐善好施

邱巍,西乡人,顺治初饥,施粥食,捐山掩骸。有李某运漕舟破,沉米四十余石,县勒追,巍代偿,其人感泣,书券愿服役,焚之,卒无德色。孙澍,曾孙生鹏兄弟蠲租减糶tiao,有祖父风,乾隆十八年详报督抚,题其闾:一,义风世美,一,余庆流徽。

邱民坊,字德音,监生,西乡人,性慷慨,每遇岁歉,辄减糶以赒邻里,又捐田百亩为家塾,曰:嘏田书舍,以训族中子弟,人咸称善。

同治《浏阳县志》选举举人邱庆诰、邱庆籥

同治《浏阳县志》选举举人

邱庆诰,道光二十九年己酉科举人,署东安县、城步县教谕,武陵县训导。

邱庆籥,同治元年壬戌恩科并补行咸丰己未恩科举人,署东安县教谕。

邱之稑家与壕上黎氏黎志生家的姻亲关系

邱民坊的女儿嫁给了壕上黎氏黎志生,因此邱之稑是黎志生的小舅子。黎志生又把五女儿嫁给了大舅子邱道源的次子邱庆矞yu。而邱之稑的长孙邱景岱(邱庆诰长子)娶了黎志生长子黎定吾的二女儿。邱之稑次子邱景崙的三女儿嫁给了黎定吾的三子黎宗额。

黎志生家除了跟邱之稑家亲手加亲外,跟邱之稑所在的邱氏家族也有着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黎志生的次子举人黎定矣娶了邱之城的女儿,六子黎定球娶了邱之藩的女儿,长子黎定吾的曾孙辛亥志士黎尚雯娶了黎行诏的女儿。

邱之稑家族与浏阳文庙

浏阳文庙

”嘉庆戊寅,邑侯羊亦星先生改建文庙于东关外,地苦狭,景成公裔捐祠左地广二十四弓轮六十九弓襄其事,侯义之赠祠匾额“善体祖德。”嘉庆二十二年(年)丁丑到任浏阳的知县羊拱辰,于次年发起募捐,得铜钱2.4万缗,将文庙迁建于今址,就在当时的邱氏祠堂旁。当时重建文庙的董事会本来是打算从邱氏家族买下邱氏祠堂旁这块地,但是邱氏族人知道是建文庙,便慷慨捐出了邱氏祠堂旁这块东西宽约40米,南北宽约米,面积约平方的地(东西为广,南北为轮;一弓为五尺,约1.67米),浏阳文庙才初具规模。到道光二十三年(年),知县沈履正采纳邱之稑提出的捐款续修文庙的建议,倡捐得白银余两。历时两年扩建的文庙建筑基本有了如今看到的规模,并且完整地保存下来了。

邱之稑家族与嘏田书舍

据光绪癸卯年重修的《邱氏族谱》记载:“竟成公一支家塾,在神童冲口,旧名嘏田书舍,乾隆乙未(年)建。嘉庆丙子(年),之程兄弟以父淮川公(邱民坊)遗命:捐书舍,暨荣阳市田百亩,为族人义学。”

乾隆四十年(年)邱氏族人在神童冲口嘏田塅创办了嘏田书舍,嘉庆九年(年)嘏田书舍从嘏田塅迁至今枨冲集镇南侧改为邱氏家塾,光绪二十一年(年)邱氏家塾改名为冲和书院,光绪三十年(年)冲和书院成为官办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年)浏阳县学堂一律改为学校,冲和书院更名为冲和学校,到民国十一年(年)革命先驱陈昌、夏明翰等人创办女校,改冲和学校为冲和女校,是浏阳首批女子职业学校。之后还在冲和街宫王庙设立分校,命名为忠恕初级小学。年下学期,宋任穷曾在冲和街的忠恕小学教书。年9月,冲和女校与恕初小合并为枨冲中心国民小学。年春,日军驻扎枨冲两个多月,在现八角亭居委会新华组建一火炮楼,并将校产掠抢烧光。

年7月学校改名为浏阳县第23完小,一直被称为小学,年3月,两个中学班搬至全球一公社(唐家园),后改为浏阳第十中学。年8月更名为“五七”中学。年8月,“五七”中学停办高中,校名改为枨冲公社初级中学。历二百多年,先后15次更改校名,分离出1所高中(浏阳十中),1所初中(枨冲中学),1所小学(枨冲中心完小)。年浏阳市高考理科状元周红明就是从这毕业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浏阳这个家族竟然一次捐出县城几千平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