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政策送上门
浏阳河街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日讯(记者张颐佳通讯员佘琳)“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能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区财政每年补贴1亿元帮助企业揽才。”今天,长沙市开福区浏阳河街道举行“营商环境优化年政策解读会”,“点对点”“面对面”的将政府的好政策送到企业家门口。
开福区委组织部、优化营商环境办、科技局、人社局、金融服务中心等单位部门参与。
浏阳河街道6平方公里,南临浏阳河,北抵捞刀河,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常住人口5万余人,辖区有余家大小企业。为了持续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年”各项工作,今年3月,街道下发了《落实“营商环境优化年”保障机制的通知》,从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建立走访帮扶机制、建立工作调度机制、建立督办考核机制上狠抓落实。
浏阳河街道始终坚持“拼在产业、赢在环境”,对辖区企业单位秉承“随叫随到、服务周到”原则,首先,主动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最大限度简政放权,除开展安全检查、问题协调等,平时尽量不去打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给企业更大、更自由的空间。
其次,充分整合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力量,建立“四位一体”团队式共管服务机制,畅通沟通交流渠道,真情招引企业,真心培育企业,真诚留住企业,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形成支持企业发展的工作合力。
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形成久久为功的定势,街道还建立了定期调度机制,实行“一周一碰头、一月一调度、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讲评”,推动任务落实,协调解决问题;建立督办考核机制,制定“十不准”负面清单,着力整治“索、拿、卡、要”、违规工程招标、强揽土方等问题,多措并举为辖区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