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赓
春日巴陵,百花争艳,绿柳吐烟,湖水传情,山峦叠翠,处处浸染芳菲。
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中国知名学者、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做客岳阳巴陵名师讲堂。易中天教授演讲开始前,面对岳阳几百名听众深情告白:我是岳阳屈原营田镇人。现在年纪大了,原则上不接受演讲邀请,但营田镇,是我真正的根,我一定要来。
易中天,年2月出生于长沙,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年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长期从事文学、美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著有《艺术人类学》、《易中天中华史》36卷本。在央视“百家讲坛”先后主讲《汉代风云人物》、《易中天品三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易氏家族是营田当地望族,在这儿繁衍生息多年。易中天教授先后四次回营田镇寻根问祖。他曾收到过一份传真,是一份足有人的死亡名单,绝大多数是易姓。他们的生命都结束在年9月23日。这桩发生在八十年前的惨案,他虽有耳闻,却不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在这场灭顶之灾中,易中天家族这一支如何幸免于难的呢?易中天教授曾带着疑惑与不解踏上了寻根之旅。
营田,湘北古镇。缘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曾在此安营扎寨,垦荒拓殖而得名。历经衍变,营田镇如今已是洞庭湖畔一颗耀眼的明珠,屈原管理区机关所在地。营田曾在在《中华民国史事日志》里,一次又一次被记录。年9月23日至10月上旬发生了“营田惨案”,史学专家把它和“青山惨案”“常德细菌战”等列为日寇在湘制造的五大暴行。
年9月22日18时,日军一支部队从岳阳乘船只出发,23日6时许,在洞庭湖东岸的营田上岸,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在此打响。日军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重兵突袭了营田。激战10多个小时,驻军国军第37军95师团几乎全部阵亡,营田沦陷了。随后日军展开了极其残忍的大屠杀。当地居民被杀害超过三分之一,达多人,不少家庭都是满门抄斩。易氏家族被杀余人,有名有姓的就有人。但奇怪的是易中天祖辈这一支却躲过灭顶之灾,就在年9月23日当晚战斗打响前,一两个小时举家撤离了。这是巧合?还是得到了什么信息?或是有高人指点呢?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越说越带传奇神彩。那么,我们还是翻开易中天教授族谱来寻探个究竟吧。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还是从易中天教授曾祖父说起吧。易中天的曾祖父易翰鼎,在其27岁至31岁时,曾在郭嵩焘府坐馆教书,常与郭嵩焘书信往来,关系非常密切。经郭嵩焘的推荐,他31岁时来到浏阳市古港镇工作,任职厘金局,负责在浏阳河边收税。年,易翰鼎41岁,郭嵩焘又推荐他去了两湖书院,成为两湖书院的第一批学员。两湖书院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书院聚集了湘鄂两省的学子才俊,那里曾经出过黄兴、章士钊、李四光等一批名人大家。在两湖书院学习期间,易翰鼎成绩优异,光奖学金就得了二百多两白银。但参加科举考试,他还是名落孙山。易翰鼎是一个有远见的读书人。为了给子孙留下一本修身持家的教材,他在70岁时,出版了一套书——《太平草木萌芽录》。该书被分别收藏在湖南省和上海市等图书馆。年,易翰鼎在75岁时写了最后一篇文章,“自叙平生至愿,荣华富贵皆在所后,惟望子孙留心正学,他年得蔚为名儒,则真使吾九泉含笑矣,群孙勉乎哉!”表达了对子孙的殷切期待。
后受张之洞新式思想的影响,他把自己的二儿子易甲鹇也送到了两湖书院读书。易甲鹇成为了清末第一批被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公费留学生。该校是日本一所著名的军校,东条英机、冈村宁次、阎锡山等中日高级将领,都是该校的毕业生。
学成归国后,易甲鹇担任了清末新军的高级将领,当时新军将领的收入不菲,他就用自己的薪水在老家营田镇修建了豪宅“言馨堂”,占地32亩、两万一千多平米,共有间房,四进院,院中有院,15个天井。易氏聚族而居,在言馨堂居住了多人,吃饭时要敲磬。后来,易甲鹇跟随黎元洪参加了辛亥革命,南北议和后,再次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陆军大学。年回国后,他不愿为军阀效力,退隐家中。
易翰鼎的四儿子易思麟,也就是易中天的祖父,毕业于湖南法政学堂,曾担任过民国湖南道县代县长等职,因受他人排挤。不惑之年回乡自修医术,治病救人。易思麟共有11个子女。易庭源(—),即易中天的父亲,排行老六,年考上了厦门大学中文系。但因正值抗战时期,烽火连天,极不安全,只好改上当时设在湖南所里(今湖南吉首)的国立商学院,从此,他的一生,便都献给了会计学。从国立商学院毕业后,他便走上了讲台。先任教于岳麓山上的湖南大学,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后,又调到中南财经学院,最后任教于合并之后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直至退休。
年9月14日,第一次长沙会战打响,营田位于湘江和洞庭湖的交汇处,是日军水路进攻长沙的必经之地。23日凌晨,日军在冈村宁次的亲自指挥下,重兵突袭营田,营田沦陷。之后,日军开始了疯狂残忍的屠杀,当地村民遇难多人,史称“营田惨案”。但幸运的是易中天教授祖辈却躲过了此次浩劫。
年9月23日的那个夜晚,当日军的信号弹划过夜空,已经赋闲在家的易甲鹇却意识到了灾难的来临,叫醒了熟睡的家人,用箩筐挑着孩子,扶老携幼,带领全家男女老少30多人,连夜匆忙逃离营田。刚刚走出几里路,就听到日军飞机轰炸了营田,轰炸了“言馨堂”。
其实,易中天教授家族是先后分三批逃离营田的。年2月,也就是“营田惨案”发生的七个月之前,易中天的大伯父易仁荄任教的中学为了躲避战火,迁移到了湖南省涟源市六亩塘镇五车堂,大伯父把家里的孩子们也都带过来上学,这是第一批。两个月以后,时局越来越紧张,家里的女眷也由易中天的奶奶带领逃离了言馨堂,投奔过来,这是第二批。第三批,就在“营田惨案”发生的当夜,剩余的30余人仓促出逃,直奔湘西五车堂。冈村宁次肯定不知道,在自己的炮火之下,难民中竟有一位比自己高三届的大师兄。当然易甲鹇也不知道,坐在飞机上指挥作战,下令将炸弹投在自家屋顶上的人,正是他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师弟冈村宁次。易中天教授,在了解二爷爷易甲鹇的经历和在逃难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后,连连惊叹。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年9月23日的深夜,在日军的炮火下,挑担逃亡者当中,他的一位亲人,还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发生过联系。原来真正的真相还是易中天教授的二爷爷易甲鹇在日军突袭前“神机妙算”,果断逃离了营田,才幸免遇难。
年的一个春日,易中天在营田镇欣然挥毫,题写:屈原农耕年华。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年春天,易中天教授再次回到故乡,漫步故土,徜徉于营田镇的大街小巷,山山水水,村村落落,高速公路通达家门口,交通便捷;沃野平畴栀子花开香满城乡;水墨丹青,乡村化的城镇,尽显江南秀色。易中天亲切感受到了故乡这片产业兴旺的热土,这是一片创造发展奇迹的沃土,这是一片人民怡然自得,闲情逸致的乐土。
屈原管理区发挥地处长岳两个大城市中间节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腹地、生态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改革发展中闯出了一条融合融入,借力借势,错位互补、以特见长的路子,全面推动绿色发展。如今的屈原已经建成了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全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易中天教授欣然挥毫泼墨,题写了“屈原农耕年华”六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责编: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