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手工艺夏布以苎麻为原料,因纱质细软、色泽清润、凉爽透气而称著于世,其中浏阳高坪夏布以“织工精巧、质地细腻”而知名。大部分人可能知道浏阳是享誉天下的“花炮之乡”,但很少有人知道浏阳也曾是享誉天下的“夏布之乡”,手工工艺的质感是夏布的魅力所在,很难用机器替代。
夏布服饰
现在,浏阳夏布制作工艺的非遗传承人——谭智祥,以一手出神入化的夏布织造技艺,仍在坚守着中国夏布的沉着典雅。
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到谭老师的家中探寻浏阳夏布制作工艺吧!
夏布生产在编织过程中,主要经过种麻收麻、洗麻、刮麻、沤麻、绩麻、穿筘上浆、织布、漂洗晾晒、整形等工序。
01
种麻和收麻夏布的原料是苎麻,它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草”,早在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种植和利用它了。中国的苎麻产量约占全世界苎麻产量的90%以上,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浏阳本地以“鸡骨白”苎麻品种为主;夏布要用的原料是麻皮和麻秆之间的一层薄薄的纤维。苎麻耕作简便、产量高、效益好,每年于五、七、十月收剥三次,五月收的春麻质量最佳,可织精细嫩白夏布,十月收的秋麻质量较差,只能织粗夏布。如何把握采收时间是一项技术,采收过早,纤维尚未成熟;采收过迟,纤维就会老化,附着在茎杆上不易剥下。
02
洗麻
剥下的麻皮背回家先要浸泡到水中脱胶,洗去黏液,为刮麻做准备。
03
刮麻刮麻,也叫打麻,就是清除纤维上的麻骨、麻壳和杂质,使其保持柔软、整齐。
04
沤麻日出后,将编排好麻排,摊晒在青草地上,首先让它充分打露(接露水)以后即洒清水(一般早晨八点半后)洒水每约4-5次不等,待晒干后,缓慢翻转,又重复洒水,水翻动,又洒水。洒水时,要注意适宜,切忌过多(以免遇到阴雨天,堆放过久而腐烂),约午后2时半,将麻捆起,一连几天,按这种方法进行,大约5-6天后,即成上佳苎麻。
05
绩麻手工绩麻又分为原麻漂白、撕片、卷缕、捻纱、绕纱五道工序进行。绩麻时将经上述自然漂白后的苎麻,撕开成片,卷成一缕缕,放入清水盆中,然后用手指梳成一根根苎麻细丝,放在大腿股上,用手捻接成细小麻纱线,再卷成如茧状纱绽一样小团缕。
06
穿筘上浆牵好线的一端,逐根穿过梭子,用竹片串联,固定羊角架上,另一头套在活动的物体上,拉开一定距离,然后用木制的羊角架等高的三脚架,将牵线摊开刷浆。经线多少以生产何种夏布扣数而定,然后用浆纱刷,蘸好预先煮好米粉浆均匀地来回刷。待浆纱晾干后,装上布机开始织布。织布气温过冷过热均不适宜,纱线容易折裂,形成断头多,影响夏布质量。
07
织布编织是织布中的重要一环。工艺要求高,丢梭推扣的力量要求均匀,布的平面边沿要织得平顺,伸展,无破洞。
08
漂洗晒布夏布织好后要将米浆通过水煮或者浸泡的方式进行脱浆,将织好的布放在河水中进行漂洗,然后拉伸拉直,一头用木棒穿着放在竹架上晾晒。
09
整形晒干后进行折叠整形,整形也可以用石碾碾压。
夏布,这门复杂、古老的手工艺,在匠人的劳作中,如同一门艺术,梭子、刷子等在熟练的匠人手中仿佛国画大师的笔,演绎出复杂的深浅。它们是历史记忆当中的感性元素,承载着劳动的智慧与情感。当夏布重回大众视线的时候,它已从传统的布料成为时尚与古朴兼备的文化载体。
编辑
朱茗菁高晶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